PCB(印刷電路板)的無鉛與無鹵是兩個不同的環保標準,針對的有害物質和應用場景存在顯著區別。以下從定義、管控物質、目的、檢測標準等方面詳細說明:
一、核心定義與管控對象
二、主要區別對比
維度 | 無鉛 PCB | 無鹵 PCB |
---|---|---|
管控物質 | 鉛(Pb) | 氯(Cl)、溴(Br)為主,部分標準含氟(F)、碘(I)等 |
涉及環節 | 焊錫、鍍層、部分基材 | 基材(樹脂、玻璃纖維)、阻焊劑、油墨等 |
核心目的 | 減少重金屬污染,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 | 減少有毒氣體排放(燃燒時),提升材料環保性和安全性 |
應用驅動 | 主要因歐盟 RoHS 等法規強制要求,全球電子行業普遍執行 | 因環保要求(如醫療、汽車、航空等領域)或客戶特定需求 |
性能影響 | 無鉛焊錫熔點更高(約 217℃,傳統錫鉛焊錫為 183℃),可能影響焊接工藝和可靠性 | 無鹵材料可能在耐熱性、阻燃性、成本上與傳統材料有差異,需重新匹配配方 |
三、關聯性與常見誤區
四、總結
無鉛和無鹵是 PCB 行業兩大重要環保指標:
選擇時需根據產品出口地區的法規(如 RoHS、REACH)、應用場景(如高溫環境、密閉空間)及客戶需求綜合判斷。